查看原文
其他

【建党百年•浙里我家】从船夫到店主

追忆岁月的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2022-12-24

编者按

追忆百年岁月,写读百家故事。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联合思政育人品牌“行走的新闻”开设青年写读「建党百年•浙里我家」专栏,用00后青年视角,体察生活百味,书写身边故事,用青春之声,把祖国发展读给你听。


从船夫到店主


声 | 制作 | 王钰佳 新闻201班
文 | 洪莹莹 新闻学专业201专升本班
1974年父亲出生在温州市的一个叫做洞头的小岛上,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问起爸爸的童年,他说,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日落时分在岸边等着渔船归岸,眯着眼找到爷爷的船,跑到跟前等着爷爷打开渔网,看鲜活的鱼虾挟杂着海腥味蹦跳到脚边,甲板上,海岸边。爸爸14岁时,爷爷病逝。爷爷把这艘小船送给了他心爱的小儿子,于是爸爸便开始做起了船夫。每天5点天蒙蒙亮爸爸就要在岸边等着,他要送村上的人去镇里买最新鲜的菜。每将一位乘客送到对岸就可以赚2分钱,小小的船夫就这样在这片海上晃来又荡去,赚着微薄的收入。没有船客的时候,爸爸就独坐在船舷边,把脚搭入海水里,撸一把被海风吹乱的头发,一边看着远方的海平线一边想象着自己的遥不可及的远方。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直到一个雨天,爸爸的船在行驶过程中不慎触礁损坏,无法修复。也就是这个契机,海风挟着海腥气推着16岁的爸爸离开了这个小渔村。离开海岛的爸爸随着大伯和伯母去了江西开了间饺子店。在那里,爸爸做着一名服务生。但父亲打工中,突然对做饭生出浓厚的兴趣。他一有空就跑到后厨和大伯学怎么和面,如何调馅,怎样把握火候。爸爸在江西的两年里学了一点技能也存了一些钱,19岁这一年他决定返回家乡。父亲回到温州后,去到一间厨师学校,经一年的学习后考取了三级厨师证书。随后就面试进入了一间酒店,在酒店后厨做粗加工厨师,做着清洗、宰杀、改刀等粗加工基础工作。这份工作的工资待遇,环境条件在那个年代都算还不错,可是爸爸觉得如此下去根本无法一展抱负,一年后他离开了酒店。于是他的创业人生,正式开始了。20岁的爸爸一定想不到,就算不再划船,前方还是会有更飓的风,更猛的浪。1998年,外婆借给了爸爸5000块让24岁的爸爸以此为起始资金,在温州市鹿城区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面馆。面馆面积总共也就20平方,开餐馆需要的最基础的设施——煤气炉灶已经算是全店最值钱的家具了。几张桌子,几把凳子,就已经是店里全部的摆设了。店面装修更是简陋,爸爸买了些白水泥,随便掺和了一下把墙刷白就算完工了。尽管店面小,装修差,可面馆的生意却意外地不错。附近的居民都认可爸爸的手艺,家庭积蓄也在2元一碗的青菜面,5元一碗的排骨面里慢慢地积攒起来了。但随着面馆的生意越来越好,麻烦事也随之而来了。整日轰隆不停的油烟机把噪音和油烟持续不断地输送到上层的居民的家中,被投诉了整整一个月后,爸爸妈妈最后只得关店转让。下一年,爸爸决定搬址重开。商业街人流量大,店面周围也没有居民楼。可是租金却是上一个店铺的三倍那么多,这一年我又出生了。顶着各种开销的压力,思虑再三,最后爸爸还是决定筹钱搬去商业街。在开上一个店铺购入的桌椅碗筷,只要还能用,就全都搬来继续用了。墙壁也依然还是爸妈亲自手工刷白的。除了多了两台电扇,店里的陈设和以前相比几乎就没有什么变化。令大家惊喜的是,生意异常地火热,比上一家店还要火热。这间看起来简陋的小面馆甚至比同街精装修的大饭店还要热闹。在1999年,他们的月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多。但好景总是不长,三年后时值店面所处的街道需要拆迁重建,爸爸的店又被迫关门了。2005年,政策原因我需要回户口地念小学,于是我们一家人又回到了洞头。他们在刚规划建设完成的新城区盘下了一间150平方的门店,精心装修,准备开一间海鲜餐馆。但规模变得比以前大后,运营成本也大得超出爸爸想象。而且岛上的居民,本就天天日日吃海鲜,一间海鲜餐馆无论规模多大对他们的吸引力终究还是不够的。店面冷清萧条,父亲用以前的积蓄,让这家店勉强运营了一年。最终这间餐馆还是破产停业,店铺转让。先前所存的积蓄一败而空。在经历这么大一场失败后,父亲挫败感极深。接下来一直到2010年父亲36岁,身边的朋友个个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而父亲因为生意失败,积蓄亏败一空,与母亲的矛盾也日渐加深。身处低谷的他做了个极其冒险的决定——向银行贷款30万,开起自己的第四家饭店。于他而言,他没有任何退路,一旦失败之后的日子便是艰难的负债生活。但他决定冒险。这次他将饭店选址选在了温州鹿城区的一条餐饮街上,餐馆的面积足有360平方,两层楼这么大。餐馆主营海岛海鲜,每日他驾车从海岛购入刚出海的最新鲜的海鲜,第一时间运入内陆,当天晚上做给顾客吃。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每天客人络绎不绝地把楼上楼下的大堂、包间都塞得满满当当,店门口等位区也几乎没空过。顾客的回头率也极高,店里的老顾客都能熟到和爸爸称兄道弟。这家店开到今年已经整整10年,中间翻修整新过,生意一直都算火热。靠着这家店的经营,爸爸先后购入了两台车,两套房子。同父亲聊起这一切的时候,我们正在岛上的沿海公路上散步。谈到未来的打算,他说他盘算着继续开一家分店,这时一阵湿咸的海风把他掺着不少白发的头发吹得分了叉。他向后撸了一把,我仿佛看到30年前意气风发目光坚定的小小船夫……在父亲24岁就开始的漫长创业生活中,其实不是一直地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多个时间段,父亲其实都暂时搁下了自己的梦想,屈从现实,做了许多在他人眼里看起来稳定踏实的工作。他做过销售员、业务员,甚至远赴北京、郑州寻求一个合适心仪的工作,但他最后还是决定做回餐馆小老板。向他问道为何最终还是决定回归餐饮,他的回答却出奇的简单“没别的,就是喜欢。只要抄起锅子勺子在大火上颠炒,看着一道道喷香饭菜端上客人的桌上,我就高兴。”

“行走的新闻”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坚持十数年的文化育人、课程思政品牌,是专业课讲出思政味的成功探索,是行与学相结合丰富育人形态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自2018年以来,“行走的新闻”每年聚焦重大主题,始终坚持“行、访、叙、写”融合,以青年学生视角深耕“家”的故事,已经出版《我家四十年》《国是千万家》《我的小康之家》等成果。本篇选读文章来自“行走的新闻”新作《浙里是我家——“百年百家”观察笔记》。



推荐阅读


1.裸辞?创业?立志成为企业家的她抓住电商风口屡屡告捷

2.忆|校园:浙大宁理历史上的今天(6月7日)

3.倒计时1天|我们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你

4.倒计时1天 |  校园美食攻略一键解锁!

5.忆|校园:浙大宁理历史上的今天(6月6日)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图文来源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洪莹莹(新闻学专业201专升本班)

▶音频来源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 王钰佳

▶今日编辑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 杨翔宇

▶责任编辑丨林丹虹


-上网不涉密 涉密不上网-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订阅号:nitnews

投稿邮箱:nitnews@nit.net.cn

或是直接留言官微后台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一经录用,有小礼品可以领取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